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是中国民间的七夕节,是上古神话中牛郎织女于天上鹊桥相会的日子。《西京杂记》记载:“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,人俱习之。”《荆楚岁时记》中写道:“七月七日,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。是夕,人家妇女结彩缕,穿七孔针,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。”这些是古代典籍对于七夕节内涵和场景的诠释和描摹。作为中华民族最富浪漫色彩的传统文化节日,七夕节被称作乞巧节、女儿节、七姐诞、七娘会等,千百年来七夕节承载和演绎着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传说,因而又被后世命名为“中国情人节”,2006年国务院将七夕节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诗化社会,以诗词吟咏七夕是古代文人的风尚。“烟霄微月澹长空,银汉秋期万古同。几许欢情与离恨,年年并在此宵中。”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《七夕》,让人们深刻领悟和体会七夕的韵致和况味。“恐是仙家好别离,故教迢递作佳期。由来碧落银河畔,可要金风玉露时。清漏渐移相望久,微云未接过来迟。岂能无意酬乌鹊,惟与蜘蛛乞巧丝。”唐朝诗人李商隐在《辛未七夕》中,从猜测仙家的心思入手,指出只有离别之苦,才有佳期之乐。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写有一首《他乡七夕》五言诗,在古典“七夕”诗词中占有重要位置:“他乡逢七夕,旅馆益羁愁。不见穿针妇,空怀故国楼。绪风初减热,新月始临秋。谁忍窥河汉,迢迢问斗牛。”置身异地漂泊他乡,却适逢七夕佳节,诗人不免生发出羁旅穷愁、去国怀乡之感,遂作此诗以抒乡愁。虽是见景即兴之作,却情真意笃,句句含情,寄托着游子对亲人的思恋和羁旅他乡的孤独之情,从而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。
宋代词人笔下的七夕节,比之唐诗更有着痴绝的情韵和美。他们借着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,在词中表达自己对待情感的愿望,因此不乏浪漫和感伤的情调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《行香子·七夕》一词,于婉约缠绵中透着一股清朗和豪放:“草际鸣蛩,惊落梧桐,正人间、天上愁浓。云阶月地,关锁千重。纵浮槎来,浮槎去,不相逢。星桥鹊驾,经年才见,想离情、别恨难穷。牵牛织女,莫是离中。甚霎儿晴,霎儿雨,霎儿风。”该词写的是牛郎织女的离愁别绪,但究其根本是在抒写自身的感情体验,感叹自己的多舛命运,词作运用幻想与现实结合、天上与人间呼应的笔法,不仅开拓了词作意境,而且展示了作者高超的想象力和偌大胸襟,当为古代“七夕”诗词中的翘楚。当然,最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是北宋秦观的《鹊桥仙》:“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,银汉迢迢暗度。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。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”这首词将摹景、抒情、议论合而为一,把远古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升华为一种唯美绝伦的意境,表达了词人对纯真爱情的衷心祈愿和真诚期待,特别是该词的最后两句,将整首词作意境提升到新的高度,不失为七夕诗词中的千古绝唱。今人读到《鹊桥仙》,是否想到两地分居的情侣,在一往情深中彰显出一份达观。
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,七夕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信仰、情感操守和伦理道德,古典诗词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湛的人文意蕴,赋予七夕节巨大的文化魅力。古往今来,七夕诗词或清丽或婉约或恬淡或浓烈,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,演绎成佳话美谈,缠绵成旷世经典,诗词不仅为七夕节增添了无限光彩,而且为七夕节注入了无尽情愫。漫步历史长廊,人们在古典诗词中品味七夕;置身当下现实,人们也应在开卷读诗乃至铺纸写诗中传承七夕。无论读诗还是写诗,都是在感受文化绵延,也都是在参与文化赓传。